English

十载之后见转机

1999-04-0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开罗伦敦记者 于毅 张鸣 我有话说

4月5日上午,涉嫌制造洛克比空难的利比亚人阿明·哈利法·法希迈和阿卜杜勒·巴斯特·迈格拉希在的黎波里机场登上了印有UN标志的联合国专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旋即对两名嫌疑人顺利移交表示“宽慰和满意”,并准备尽快向安理会通报两人安全抵达荷兰的消息。从安理会接到消息之时起,联合国对利实施了7年多的制裁便自动宣告中止。这桩举世关注的十年历史沉案终于有了水落石出的希望。

按照利比亚同联合国达成的协议,利方当天在的黎波里机场向联合国负责法律事务的助理秘书长柯瑞尔移交了两名嫌疑人,并由柯瑞尔及他们的亲属、律师、医生陪同前往荷兰。阿拉伯国家联盟助理秘书长、南非总统特使、沙特驻美国大使及埃及等国的代表参加了当天的移交仪式。专机下午顺利抵达荷兰。两名利比亚人将在海牙前美国军事基地的扎斯特军营接受苏格兰法官按照苏格兰法律进行的审判。

1988年12月22日晚,前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由伦敦飞往纽约的103航班“波音747”客机,在苏格兰小镇洛克比上空发生爆炸,造成机上259人(其中大部分为美国人)、地面11人身亡。英、美当局经长达3年的大量调查后指称,利比亚情报机构的两名特工阴谋制造了这起空难。他们以利比亚“阿拉伯航空公司”职员的身份,在马耳他将一枚装有电子定时炸弹的手提箱托运到伦敦希斯罗机场,并设法继续转运上了103航班。英、美于1991年正式指控他们犯了谋杀罪,并提出引渡要求。利以无人身安全和审判公正保障为由予以拒绝。在美英的推动下,安理会于1992年3月通过了对利实施制裁的748号决议,开始了对利长达7年多的制裁,使利蒙受了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利方曾于1993年提出了在中立的第三国审理此案的建议,遭美英拒绝。去年8月美英立场开始松动,同意在第三国荷兰审理此案。但利方又提出了有关服刑地点、取消对利制裁等方面的保证的要求。利的这些要求得到了阿盟、非统组织、不结盟运动的支持,对美英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去年12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亲访利比亚会见了卡扎菲,形势开始出现转机。之后,与双方保持良好关系的南非总统曼德拉本人及其特使、总统办公室主任戈维尔和沙特驻美国大使苏尔坦频频出面斡旋,促使双方相互作出让步。英国政府于2月12日表示,同意由联合国负责监督两人的狱中生活,利可在荷兰设领馆以保持与两人的联系,有关方面保证不利用此案从事推翻利政权的活动。后来,美英又同意一但将两名嫌疑人送抵设在荷兰的苏格兰法庭便中止对利的制裁,90天内安理会得到安南秘书长关于利已履行安理会决议的证明后就最终解除对利制裁。3月18日曼德拉再次访利会见卡扎菲,敲定了4月6日以前交人的时间表。

利方向联合国移交两名涉嫌人后立即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曼德拉对卡扎菲信守诺言表示满意,克林顿对审判的道路终于打开感到高兴,英国外交大臣库克称10年的僵局已告结束。埃及表示,准备立即同利恢复通航。当然受益最大的将是利比亚人民,在7年的制裁之后终有了出头之日。无论最终审判结果如何,对两名涉嫌者及其亲属来说无疑也是一种解脱,使他们不必再没完没了地等待下去,忍受无穷无尽的精神折磨。遇难者家属也将得到一个说法,以告慰逝者在天之灵。更重要的是,世界将看到除了制裁、战争之外,还有法律、公道的存在,也让人们明白,通过政治、外交、法律途径解决国际争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同时对那些动辄使用武力,以强凌弱的人也应是一种警示:国小人弱不一定任人宰割,实力强大也并非一定能压人臣服,真正有力量的应是法律和公道。(本报开罗、伦敦4月6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